不知道是哪來的偏方,上台前,有人教我在手心上寫個“人”字,把它吞下去,你就不會緊張了。我照做,還真的奏效耶! 👍 短短六分鐘,承蒙团队一直給予的各種幫助、指點和鼓勵,讓我能在 #TEDxPetalingStreet 的舞台上傳播漣漪。要感謝的人還有太多太多,因為在這裡我所遇到的每一位,都教會了我很多事情。 有時候做袖珍就是一種自虐的過程,因為耗時它會消磨你的耐心,因為必須長時間專注它會消磨你的精神。可是如果享受整個過程,卻會讓你用另一個視角去看這世界。昨天所經歷的,所學的,都讓我有了新角度去看待這人生。 由衷感謝!期待下一次再度相聚! #Tedx茨廠街 #Ripples2017 #漣漪人2017
0 Comments
如果你已沉浸袖珍多年,相信對“郭昱晴”這位老師的名字並不陌生,她是我的啟蒙老師之一。 2007年因為閱讀她的《郭昱晴的娃娃屋2》才開始認識袖珍的。老師在第二本書出版後,因為結婚生子,忙於演藝事業所以中斷製作袖珍很多年。
可是世界就是這麼小。 去年有幸被台灣的東森新聞報導,我在臉書上提到老師而碰巧被她看見,後來我們就這樣成了朋友,互相在微信交流,和另一位同好組了個三人八卦聊天室。老師因此開始重新製作袖珍,大家的熱情都從未改變。若真心喜歡,時間會證實一切。 幾年前有位朋友幫我算命(我也不曉得準不准,但聽聽無妨)他說我有書緣,愛閱讀,所以成績會很好。現在這麼想,嗯,大概是吧,因為書,也和袖珍結下不解之緣。 老師開始發表許多大小作品,期間遇到的小風波我們都一起討論解決。今年老師決定繼續埋下下一顆種子,和出版社再次合作製作第三本書。這次,我也非常榮幸地受邀為她的新書寫序言(當中還包括其他袖珍發燒友)。雖然只有簡單的三百個字,文筆也稱不上些什麼,但全部都是真心話。 說真的,如果因為一本書讓你找到自己生命的重心,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買的。 一起期待吧,《郭昱晴的袖珍小物》! |